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巫山网 >> 正文

建立抗日据点

2021年03月24日 11:01:21
来源:

为了发展山区工作,准备游击抗日,中共巫山特支将党员转移到易于隐蔽的乡村小学和盐务处,建立抗日据点,依靠和发动群众,继续开展斗争。


一、培石小学据点

1939年8月,中共巫山特支根据“发展山区工作,准备游击抗日”的工作方针,决定在巫峡深处隐蔽一支党的力量。将从三溪小学撤出的党员肖子贤和刚由万县转移来巫山的党员陈文山、巫溪进步女青年唐桂华安排到培石。通过关系,肖子贤谋得培石小学教导主任职位,陈文山化名陈丹沉在培石小学任教,唐桂华在培石乡梁家坪短期小学任教。

培石,是巫峡深处长江南岸的一个热闹小镇,东下数里即入湖北巴东,为三峡中川鄂水陆交通咽喉和四川东大门。全乡境内崇山峻岭,地广人稀,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幅员达一百九十余平方公里,是进行游击活动的好地方。肖子贤、陈文山深知党组织将他们安排在培石的重要意义,首先利用教导主任职位的有利身份,掌握住学校工作的主导权,为把培石小学建成峡谷深处抗日救亡工作的据点而努力。培石小学是县政府为厉行国难教育而于年前由区立改为县立的一所完全小学 ,下辖梁家坪、葫芦垭、笃坪3个县立短期小学,乡联保主任易春谷兼任校长。易年轻强悍,重视教育,为获良好政绩,力图聘任年轻有为的教师。肖、陈主持校务的主动性与工作能力,使易春谷很满意,便给肖、陈等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他们很快团结争取了青年教师薛世庆(1940年入党,后叛变)、毛芦宾等一起战斗。薛世庆毕业于宜昌四川中学,被易春谷聘请,表现进步、积极。肖、陈安排薛、毛任高年级教师,对多已十七八岁的高年级学生开展工作;陈文山教体育、音乐;肖子贤教史地和兼任高年级国语课程。把学校教育管理大权和对抗日救亡工作有重要意义的高年级及一些便于开展宣传教育与社会活动的课程,掌握在共产党人的手里。

着力改造学校环境,争取社会好评。陈文山原系中共万县中心县委创办的国华中学学生。到校不久,即按国华中学办抗大式学校的某些做法,将培石小学“礼义廉耻”的校训,改为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在校门两边墙上分别写上“扑灭倭寇”、“还我河山”8个大字,上下船客举目可见。组织师生清扫、刷新校舍,在教室内外墙上书写抗日标语,画上巨幅抗日漫画等。使校园整洁美观,一派抗日气氛,师生充满抗日豪情,群众称赞不已。

将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为保卫巫峡大门而战做好准备。他们寓爱国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国语课文多是选讲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史可法、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揭露剥削压迫、反映劳苦大众悲惨生活的《石壕吏》、《卖炭翁》,毛泽东论述抗日大计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以及《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上的一些重要文章等,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陈文山多才多艺,尤善音乐。他把所教的音乐课、童军课、体育课,教成激发学生奋起救国的生动的政治课。不仅教唱《流亡三部曲》、《起来吧,祖国的孩子们》等抗日歌曲,还教唱自己作词谱曲的《打平天下》、《奋起救国》等歌曲,以“不怕鬼子百万,抵不住我们穷人拼命干”、“宁战死,不为奴”等豪迈的词句,来激励热血青年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爱,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走狗的恨。歌曲铿锵激奋,旋律动人,学生十分爱唱,在校内外广为流行。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团结各界一致抗日。肖子贤、陈文山平易近人,没有知识分子架子,深受当地各界尤其穷苦群众的欢迎。他们常常用找学生谈心、家庭访问、社会访贤等办法,深入到群众中,与家长和社会人士接触,尤其注重与农民、船夫、店员等社会底层群众接触,与他们交朋友,争取他们积极抗日,结成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为唤醒民众,他们把抗日宣传活动推向全乡每个角落。在培石场镇、大的居民点、交通要道等地,甚至到远离培石场镇60里的老高山兔儿坪(笃坪),去书写标语、画抗战漫画、贴墙报、唱抗日歌曲、演街头小剧等。以笃坪、葫芦垭、梁家坪短期小学为宣传点,以培石场镇为中心,结成全乡抗日救亡活动的宣传网,把抗日宣传延伸到山区的各个角落。

训练学生打游击。将童军课、体育课作为训练学生打游击的课堂,向学生们阐明为什么要打游击的道理,讲述八路军在敌后打游击消灭日本鬼子的故事,传授一些游击战的战术、技术知识,教唱打游击的歌曲。在操场上练队列、操童军棍,在校门前长江岸边的乱石丛中,摆“八阵”、练摸营,有的防御,有的进攻,杀声冲天。每当他们操练时,上街赶集的农民都前来围观助阵,既训练了学生,又宣传了群众。星期日和其他假日,陈文山请薛世庆一道,各带一队学生,到校外较远的山林中,爬山越岭,攀藤附葛,迂回包围,分散集中,进行游击战的实地训练和演习。在演练和行军中,学生们不时地唱起《走!到游击队去》等歌曲,歌声、喊杀声在山间回荡。既训练了学生打游击的本领,更从中陶冶了学生们的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肖子贤、陈文山在培石的活动,很快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把培石小学办成抗日救亡的据点,为游击抗日做了许多准备。在师生、船工、店员中发现和培养了薛世庆、毛芦宾、张乾茂、刘自豪、向艺生、张平茂、吕尔均等一批积极分子。

1940年春,为扩大活动范围,陈拟将张乾茂、刘自豪等积极分子打入设在巴东江北的湖北联中罗溪、罗坪分校。5月,随着国民党反共高潮的掀起,易春谷也加紧了对抗日救亡活动的限制。陈文山组织进步学生与易斗争,易春谷即认定陈有“异党嫌疑”,便派联保处乡丁日夜暗地监视,进步学生张乾茂被开除学籍。中共巫山特支立即向中共万县中心县委报告,中心县委派专人将陈从培石接返万县。

陈文山离开培石前,将巫山特支送达培石的书刊等交张乾茂保管、学习,嘱张必要时将其烧毁。还将新四军副政委兼副军长项英为死难烈士题词的一张照片送张珍藏。离校时,师生列队送别,齐唱陈文山创作的歌曲《奋起救国》:“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面临着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为争生存,为争自由,只有奋起,只有怒吼。奋起,奋起!父母妻女一齐去斗争。宁战死,不为奴,切莫忍辱偷生。奋起,奋起!斗争,斗争!看我们冲锋杀敌,消灭汉奸走狗,得胜归来为国争光荣!”培石儿女把难舍之情化作奋起的怒吼,悲壮激昂的歌声在峡谷中回荡,共产党人的影响在培石长留!


二、盐务监运办事处据点

巫山盐务监运办事处,是川东盐务管理分局奉节税务所的下属机构,位于巫山城西聚鹤街。自贡井盐、云阳盐、大宁盐经巫山过境运省外,都须经办事处查验鉴核,防止走私,保证盐税收入。办事处设主任1人,录事1人,秤手3人和杂役2人,另有专用检查船及水手。1939年3月,共产党员黄友凡从自贡转移来巫山,化名黄世元,任办事处录事,主管文书等处内事务。黄友凡在单位备受器重,有利于其开展党的工作。秤手彭宗德、邹正伦都是外地人,在黄友凡的教育培养下,于4月被发展为共产党员。年冬,又从万县调来共产党员何成烈以当水手、秤手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杂工颜永福、刘德福和水手袁有才也被培养成党的积极分子。当年冬成立中共巫山盐务监运办事处支部,其中3名党员先后成为中共巫山特支成员。

黄友凡将带来的进步书籍在青年中广泛传阅,其中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列宁的《战斗唯物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名著及《陕甘宁边区介绍》、《长征英雄》、《西行漫记》、《从一个人看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等革命书刊和《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红色报刊与其他进步文艺书籍,是巫山青年从未看过的,使他们深受启发和教育。黄友凡趁势将青年中的刘远春、杨友鑫、李金声、黄婉卿、杨友秀及盐运处的工人邹正伦、彭忠德等组织起来学习,给他们介绍这些书刊的内容,解答青年们提出的问题,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介绍陕北情况,分析抗战形势,讲述青年人的理想、前途等,形成小型的读书会组织。看书、学习之余,又组织他们唱抗日歌曲,讨论抗日救亡问题等。巨大的吸引力和对革命的执著追求,使这些青年迅速成长,不少人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巫山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分子,有的还成为共产党员。

1939年夏,国民党巫山县党部书记长李仲良对巫山青年抗日后方服务团的态度变冷,黄友凡逐步把服务团团部从县党部移至盐务监运办事处。服务团练歌排戏、研究团务等种种活动,都在盐运处进行,服务团的壁报、黑板报,都办在盐运处门外墙上和盐运处的黑板上。为方便党内和服务团的活动,他们租了一条大木船,以躲警报或游江的名义,在船上开会、学习。万县中心县委委员李英才8月来巫山整训党组织时,就是在木船上以游江的名义进行的。在日机频繁轰炸的日子里,他们将船划进龙门峡,在峡里研究问题或看书学习。既不怕敌机轰炸,又不怕特务跟踪,非常安全。

盐运处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巫山党组织的活动也就多在盐运处进行。特支成员的入党宣誓和党内事务的处理,大多在这里进行。秘密交通传送上级党组织的信件、文件和红色书报的投递与乡下同志的信函,多经此收转。上级来人到巫山,也基本在这里接头并由黄友凡负责安排。盐运处成为党组织的活动中心与联络点,为共产党在巫山的斗争做出了贡献,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小天地。

来源: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 刘俊]
版权声明: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中国·巫山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抉择律师事务所 向东 13996558727 。
  
   巫山网鼓励全体市民随时随地向我们爆料,凡提供有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我站将给予20-200元的奖励。
    电话:023-57622515
    Q  Q:483465053
    微信:zgwushan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