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举报电话:023-57737953 18996597535 举报邮箱:483465053@qq.com
巫山网 > 巫山新闻
《江山红叶》别记——我所经历的巫山脱贫史
发布时间: 2021-12-06  来源:
分享到

《江山红叶》别记

——我所经历的巫山脱贫史

周勇


“巫山红叶节”创意于2006年,至今15年了。

散文《江山红叶》创作于2007年第一届巫山红叶节开幕之日。从那时起就无偿地供巫山县使用。至今也已14年了。

《江山红叶》著作权授权仪式

这是我们扶贫巫山的举动,只要能帮助巫山脱贫致富添砖加瓦就行了,并无名利之想。加之当时我们也没有版权意识,因此没有履行任何使用手续。2018年,市委宣传部张洪斌副部长得知我们要继续支持巫山后特别提示我,要有版权意识,即使无偿帮扶也需要办理版权授予手续。因此,他安排市版权中心为我们办理了相关手续,才有今天举行授权使用协议的签字仪式。


签署《江山红叶》著作权巫山无偿使用协议

2003年,我奉调重庆市委宣传部工作。重庆直辖后,市委就确定市宣传文化扶贫集团定点帮扶巫山县。这里山高路险,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不足1亩。既是老的国家贫困县,又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三峡工程的动工,更使它成为三峡库区首批淹没和搬迁县。

我们具体帮扶骡坪镇,我联系大垭村农民黄成玉、吴祖奎、吴祖新,其贫困状况让我吃惊,尤其是寒惨凄切的“洞房”最让我难以忘怀。那是一个深冬的夜晚,朔风凛冽,寒气袭人。我和两位同事住进黄成玉家。一间泥土堆砌的土屋,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只有挂在灶门上方的几块腊肉。主人把我们安排在楼上居住,踩着摇摇晃晃的木梯上得楼来,裂痕斑驳的土墙上掏出的一个圆弧形大洞,这就是门。透过瓦缝可以听到户外呼啸的山风。1969年,我曾在“酉秀黔彭”走过一遭,插队落户彭水山区梅子垭四年,对“贫困”并不陌生。想不到30多年后,巫山的贫困仍与之毫无二致。那一夜我们背靠着冰冷的土墙,昏昏沉沉地在“洞房”里过了一夜。

如今的大垭村云中花谷

我们发现,这里因病致贫的群众比比皆是,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垭村的人畜饮水极不卫生。大垭是山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完全“靠天吃饭”,且水色浑浊,腥臭不堪,当地群众称之为“命根子泥浆”――既割舍不得,又难以饮用。宣传扶贫集团决定筹资30万元,不留资金缺口,为大垭村修建四口人畜饮水池,同时铺设2公里管道,将清洁的饮水直接送到农户家中。我自告奋勇担任这项工程的总监督,做到“三确保”——确保饮水质量,确保水池质量,确保水池装水。而不是“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几个月后,水池建成了,3000村民终于告别了祖祖辈辈饮用的“命根子泥浆”,第一次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清洁、干净的“自来水”。
其实,我们的这点力量是完全不足以解决大垭村的贫困的。当时帮扶的资金、项目都不足。因此我们满脑子都是大垭村民期盼脱贫的目光。穷困,再也不能成为山区农民的代名词!更不能成为为三峡工程建设作出过巨大牺牲和奉献的巫山移民的代名词!


王忠虎 摄

2006年,大旱。寒冬时节,我和扶贫集团的同志们又去巫山青石调研。那一天,上天对我似乎格外眷顾,难得的冬日阳光洒了一江一船。小船行至登龙峰下,但见满山遍野的红叶把大江两岸的山峰装扮得层林尽染、绚丽多彩。尤其是江风中红叶摇曳,仿佛一群霓裳披肩、曼妙起舞的少女,俏不争秋,寒冬绽放。在寒冷的冬季看到如此壮美的峡江景象,令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狂烈,遂弃舟登岸,攀援绝壁,追寻而去。江山之上,红叶飘飞,那傲视大江的气质,如长城连绵的气势,震撼心灵。

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你我耳熟能详。但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这三峡的红叶,不就是已经陪伴神女峰千年万载,仍养在深闺,人尚未识的精灵吗?这不就是“文化扶贫”的最好题材吗?!

创意一旦产生,说干就干。我当天就向县委领导同志提出了打造“三峡红叶”品牌,创办三峡红叶节,探索文化旅游扶贫新路的建议。并立即组织新闻采访。第二天,一则关于三峡红叶的电视新闻从巫山发出,壮美峡江的冬日景象,惊动国人,誉满华夏。

王忠虎 摄

一年后,2007年11月27日,我再去巫山,出席首届三峡国际红叶节开幕式。又是天公作美,早上还是云雾缭绕,中午已经晴空万里。当时的神女峰尚未开发,道路极其艰险,有的地方需要拉着铁链才能攀援而上,我们花了整整四个小时才终于从江边登上了神女峰顶。适才负重攀行,无睱顾盼。此时登高望远,俯瞰江流,红叶无边,心帜激荡。此处的红叶,大多长在绝壁岩缝,尤其是那独伫悬崖、傲视大江的一树红叶,更添山魂水魄。

或受浓浓的红叶情感包围,当晚的话题全是红叶,“一片淳朴厚重的红叶,一弯浓装淡抹的三峡”,“红叶,这壮美峡江的冬日美景,就是江山之上的冬日精灵!”“重庆是江山之城,三峡红叶有江山之美!”我的这通即兴演讲,后来写来成了散文《江山红叶》。

更没想到,散文《江山红叶》相继登上了《人民日报》《红岩》杂志等。尤其是2008年被收入教育部审定的《语文读本》七年级(初中一年级)下册,成为直辖后描写重庆江山美景并编入国家统编教科书的第一篇重庆作品。后来,我又应邀创作了歌词《江山红叶》,由著名作曲家作曲、著名歌唱家演唱又赢得喝彩一片。

汪长征 摄
从此,冷清的冬日三峡游,代之以俏不争秋、热烈灿烂的冬日红叶游,其火爆程度始料未及——让巫山的冬季旅游由淡季变成旺季,旅游及综合收入猛增——巫山年接待游客由2007年的135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902.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07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3.22亿元。“三峡红叶”成了一个真正的富民、惠民工程,被光明日报称之为“文化扶贫的经典案例”。而今,三峡红叶旅游区已经从原始野生的峡江红叶游,发展成为文峰观——神女峰,再到神女景区南北环线、神女天路、神女溪等红叶观赏精品线路。人们可以近距离尽情地观赏冬日的红叶由高山地带到中山,再到低山地带陆续变红,进而江山一体,层林尽染,万千气象,成为中国南方冬日红叶观赏的第一品牌。
在助推巫山脱贫致富的进军中,与我同行的还有一群艺术家。
我的散文和歌词《江山红叶》一经传播、传唱,便收获满满,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国内和市内优秀作曲家、歌唱家、艺术家,先后为之谱曲、编配、演唱,形成了五个不同作曲风格、演唱风格的五首歌曲,和五部展示巫山红叶风情的歌曲MV、一部电影纪录片。一时间《江山红叶》为巫山脱贫再添强劲动力。
这件事情从一开始,我就和所有的作曲家、歌唱家、艺术家、企业家约定,我们只是为助力巫山脱贫致富,决不给巫山增加任何经济负担。因此在艺术生产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均在他们本人的环节中消化,即作词、作曲、演唱、编曲、配器、演奏、制作、拍摄、剪辑、刻盘等等费用,均由作家、艺术家们自己支付。随后,我们把这些作品的著作权无偿地赠予巫山使用。艺术家们不讲利,不计名,心甘情愿,奉献巫山,奉献重庆。这是他们对我们帮扶集团最大的支持,更是对我这个牵头人的最大支持,不敢忘却。

此时此刻,我要说,衷心感谢各位作曲家、歌唱家、音乐家、电视艺术家、书刊编辑家、技术专家的辛勤奉献,无私付出。没有你们,《江山红叶》不会有如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不会如此精彩地呈现给世人,在巫山脱贫攻坚的决战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你们的付出,鲜明地体现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奋进姿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着初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价值追求,用明德引领风尚的精神品质。我相信,巫山人民会记得,重庆的山河大地会记得的。

易登山 摄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审议报告时对三峡地区的生态建设、脱贫攻坚非常关心。巫山县委书记汇报说,巫山正努力打造“北有香山红叶、南有巫山红叶”的旅游品牌,2007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1届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总书记深情地说,“三峡红叶,景色很美!”这极大地鼓舞着我们这些热爱红叶,助推巫山脱贫的人们。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巫山终于摘下了贫困的帽子,加入到中华民族致富奔小康的行列之中。巫山的红叶也登上国庆彩车,走进了天安门广场。我是创意者之一。我和艺术家们商量,我们要扶上快马,再送一程,决定将我们的《江山红叶》著作权无偿授予巫山再用10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年。在这时来签订授权协议,这是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踏上新征程的第一个行动。

注:这是我2021年7月10日在《江山红叶》著作权授权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 周勇 郭金杭 摄


责任编辑:任美莲

版权声明: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中国·巫山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抉择律师事务所 向东 13996558727。

有奖爆料

巫山网鼓励全体市民随时随地向我们爆料,凡提供有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我站将给予20-200元的奖励。
电话:023-57622515 Q Q:483465053 微信:zgwushanwang
  • 巫山网微信公众号
  • 巫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1. 打开手机二维码功能软件;

2. 对准巫山APP二维码扫一扫,取得下载地址;

3. 选择手机系统(支持苹果版和安卓版),手机直接下载和安装即可。

扫一扫就有了

巫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