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摘要】 编造虚假消息,主观上就存在恶意得受罚,这没有争议,但转发的就不同了。 即将于11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一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每个人都是谣言的受害者。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平台上,虚假信息成了公害,网络环境需要走上法治的轨道,剧情反转的事屡屡发生,和一些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传播有关。顶格7年的刑期,会在一些人的脑海中留下一根紧绷的弦。
对于虚假信息,什么情况下将受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条文里写得很明白,可一联系具体案例,还需要具体案情具体分析。比如,刚刚发生的于文华微博上误报阎肃老先生病逝的事,虽然同样也是虚假消息,对照这条法律,它不属于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范畴,那么其家属只能用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最后家属谅解了这起误报,但并不是每一起误报都能这么幸运。所以,区分误报和造谣,是理解“造谣入刑”的第一个关节点。是不是造谣,关键就在一个“造”字,是有意还是无心。
为了避免某些人担忧的“打击面扩大化”问题,刑法修正案明确将适用范围限定在“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这些事情涉及公共利益,不是谁想公布就公布,公布错了,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这时候,快速、准确、有效的发布,是阻止谣言产生的有力手段。然而有时官方权威发布跟不上,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拿天津爆炸事故来说,各种说法已在网上满天飞了,可权威部门的声音在事发之初曾经长时间缺位,导致一部分声音的失真,责任似乎也不该全由发声者来背。灾难来临之时,理性很重要,但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更重要;因为担心消息不够真实引发恐慌重要,但将消息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让大家直观地感受灾情,防止次生灾害对市民的伤害更重要。这时候,区别猜测和造谣同样是一件重要的事,这需要判断是恶意还是不明真相。那个编造自己父亲遇害,赢得网友同情,赚到大笔捐款的广西女子,显然不能逃脱造谣的罪名。
还有转发者的责任如何认定,也考验这部法律的严肃性。编造虚假消息,主观上就存在恶意得受罚,这没有争议,但转发的就不同了。有人担心躺着中枪,不是没有道理的。看到有意思的转手就发了,你可以说我是故意转发赚点击率、也可以说是出于好心给大家提个醒。谁来判断是故意还是无意?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也应当有具体的操作标准。
最后,还要把正常的舆论监督、质疑批评与刻意的造谣区分开来。一次次的“跨省追捕”提醒我们,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对地方官员进行批评,成为一种有风险的行为。让大家更规范更好地发声,才是这部法律的初衷。
甄别这些差别,在要求个人的自律和自省的同时,也对执法的过程、办案的过程、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刑法的修正不应被理解为给了谁一把惩罚的利器,而是一种责任。它规范着发帖人的行为,也一样规范着办案人员的行为。
版权声明: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中国·巫山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本站法律顾问:黄元朝。 |
![]() |
主管: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主办:巫山报社 |
![]() |
地址:巫山县广东中路222号市政广场二平台 电话:023-57621188 邮箱: 483465053@qq.com |
||
渝ICP备13004054号-1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广告招商:13251168222 |
||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