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巫山网>> 要言要论 >> 正文

别用世俗的“成功论”绑架北大学子

2015年10月30日 09:08:39
来源: 千龙网

    【摘要】 毕竟,相比于过去“进国企”“当国家公务员”的就业观,当下一些人有了自己更多的评判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干事创业环境的改善,否则,不论换成谁,在拿出是否创业的决策时就不免缺乏信心和底气。

    2013年4月,北大杀猪毕业生回校谈创业,曾一度,名扬全国。当时,在北大的讲台上,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当时,陆步轩受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来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其实,在当天的讲台上,与陆步轩一起的另外一个人就是陈生。不过,现在的陈生并非北大的丑角,而是创业者的偶像。因为,他把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10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世俗观念里,“北大学子”已经是成功的化身,是成功的标签,只要进了北大校园,就意味着风光连篇,意味着日后的事业一路坦途。倘若哪位北大学子学业半途而废,或者事业上另寻他径,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讥笑和质疑之声可想而知。

    像陈生一样,猪肉虽然卖出了北大水平,但陈生当初的选择同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甚至觉得像是开玩笑。不过,陈生当时对此却是认真的,而且有过规划,他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做强做大了自己的“猪肉事业”。

    其实,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创业者,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行行出状元,卖猪肉不给北大丢人。”“行行出状元”既是乐观的成才观,也是乐观的就业观。背后体现出的,是传统就业观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是个体对世俗“成功模式”的逆袭。

    过去,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之下,考名校、进国企、当国家公务员、赴外留学是诸多家长和考生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事实上,对于北大才子“杀猪”8年,身家超100亿的成功评断,应该摒弃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不以世俗的“成功论”绑架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翱翔,在充满爱好和兴趣的人生道路上大放异彩。

    毕竟,相比于过去“进国企”“当国家公务员”的就业观,当下一些人有了自己更多的评判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干事创业环境的改善,否则,不论换成谁,在拿出是否创业的决策时就不免缺乏信心和底气。

[责任编辑: 鲁勇]
版权声明: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中国·巫山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本站法律顾问:黄元朝。
  
    中国•巫山网鼓励全体市民随时随地向我们爆料,凡提供有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我站将给予20-200元的奖励。
    电话:023-57621188
    Q  Q:483465053
    微信:zgwushan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