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范俊安唐守渊
商报记者 许安全
重庆商报讯 又是李子成熟时,想尝鲜的市民可网购巫山脆李啦!昨日,记者从巫山脆李推介会上获悉,巫山脆李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上线,将实行网上预售。
据了解,巫山脆李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不但介绍了巫山脆李的种植情况,同时具备在线销售功能。市民只要下单订购,就可在家坐收新鲜巫山脆李。同时,巫山方面还与主城14家水果经销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进一步规范巫山脆李的销售渠道;并在巫山高速路连接道旁设立了实体店,作为巫山优秀农产品的展示窗口。
据悉,巫山脆李个大、果形端正,七八个就有一斤,脆甜不酸涩,富含多种氨基酸,抗氧化剂含量高,是“可以吃的化妆品”。去年,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专家组论证,巫山脆李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巫山也被授予“中国脆李之乡”称号。“目前,巫山全县脆李种植面积约5.2万亩,总产量近5万斤,稳居全市第一。”巫山县副县长唐守渊说,从去年开始,巫山脆李就俏销上海、广东等地,并吸引了大量市内外商家前来收购。
市民可登录www.9753cl.com或关注wscl9753官方微信号下单订购。
专 访
巫山脆李凭啥获评“中华名果”?
作为我市首个获得“中华名果”称号的李子品种,巫山脆李将如何实现品牌化发展,擦亮“中华名果”金字招牌?对此,巫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范俊安和巫山县政府副县长唐守渊在接受商报记者专访时做出了回答。
重庆商报:巫山脆李凭什么成为我市首个获“中华名果”称号的李子品种?为什么最高能卖到30元/斤?
范俊安:巫山是重庆产李第一县,巫山脆李获得“中华名果”称号,在于其品质。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环境好,脆李多种植于长江沿岸三峡风景线上。这里红砂土土质酸碱性好,雨量充沛,湿度充足,日照充分,具有特定小气候;生长出的巫山脆李肉质致密、纤维少、汁多味香、口感脆嫩舒爽,味道酸甜适口,是脆李中的“高富帅”。同时,巫山脆李比其他李子更大,单颗平均重量为37.2克,最大的可达58.9克,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专家组对众多李子品种进行可食度、含糖量等方面的测评论证中,巫山脆李都明显胜出。
重庆商报:今年雨水较多,巫山脆李如何避免雨水对品质的影响?
范俊安:我们以农科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对巫山脆李品质的影响。从2012年开始,巫山与西南大学建立了县校合作关系,西南大学对巫山脆李进行科技引导。从开花到结果,每个关键期,西南大学的专家都守在地头坐镇指导,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专家还对品种进行提纯选优,通过控制枝条修剪的恰当时机,修剪过密枝条控制挂果率,在总产量有所降低的同时保证了优等果的产量和品质。
重庆商报:巫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巫山脆李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在发展和营销上,是否考虑文旅结合?
唐守渊:巫山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风貌保存价值的大溪文化遗址和龙骨坡文化遗址,并拥有龙骨坡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等人文内涵。自然文化资源是巫山的一大财富,在发展脆李产业中,都积极将巫山文化和旅游融入进去。如每年在李花盛开的季节,结合乡村旅游,都会举行赏花节,延长脆李产业链条。同时还在考虑将神女文化融入脆李中,打造“七夕爱情李”等产品,提升脆李文化内涵,增加附加值,最大可能地带动农民增收。
重庆商报:目前,即使到9月份,也有商家打着“巫山脆李”的名号售卖李子,以图每斤多卖几元钱。下一步,在巫山脆李品牌保护上,有何打算?
唐守渊:目前,巫山脆李已远销成都、上海、广州等地,广受消费者欢迎,基本不愁销路。商家冒用品牌的现象,从侧面说明巫山脆李受到了市民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农特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三品一标”的认证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便市民辨别。同时,还将通过官方微信号等技术手段实施远程监控,让市民对巫山脆李的生长、品质等有更直观的了解。在经销商选择上,也将选择有资质的大型经销商,保证产品去向。
(原标题:巫山脆李电商平台上线 可送货上门)
版权声明: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中国·巫山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抉择律师事务所 向东 13996558727 。 |
![]() |
主管: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主办:巫山报社 |
![]() |
地址: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两心四馆四楼 电话:023-57622515 邮箱: 483465053@qq.com |
||
渝ICP备2021001401号-1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广告招商:18996597592 |
||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