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图为庙宇镇边贸集市一角。 见习记者 左黎韵 摄
庙宇镇位于巫山西南部,地处我市巫山、奉节和湖北省建始三县陆上交汇中心。
记者近日来到这里时,恰逢庙宇赶场天,渝鄂两省的车辆早已把集镇围得水泄不通,这块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小盆地,因集市的开通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庙宇皮蛋带动湖北养鸭业
“今年养了400只土鸭,产了十万枚鸭蛋,现已全部被‘陶大妈’皮蛋厂收购。”湖北建始县长梁乡的家禽养殖户杨兴荣对记者说,几年前,他还是个养殖新手,鸭存栏量不足百只,而现在,他已是长梁乡的养鸭大户了。
去年,杨兴荣在庙宇销售鸭蛋时,发现这里的皮蛋去壳后,蛋白部分晶亮通透,一眼便可以看到颜色改变不大的蛋黄。杨兴荣非常好奇,经过打听,才得知这是庙宇镇的一大特产——“陶大妈”皮蛋。
杨兴荣看好“陶大妈”皮蛋的品牌,而“陶大妈”皮蛋也因扩大生产规模,正欲寻找鲜鸭蛋供应商。通过商洽,杨兴荣与“陶大妈”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皮蛋厂的标准饲养鸭子,提供鸭蛋。
“以前我一般在庙宇收购鸭蛋,货源时常出现短缺现象。打开湖北市场后,货源有了保障,我一年可赚20万元呢。”“陶大妈”皮蛋厂总经理陶春发说。
目前,庙宇和湖北恩施共有150户农户从事土鸭养殖,鸭存栏数达到8000多只,年产鸭蛋200余万枚。皮蛋厂每年到湖北收购鸭蛋近100万枚。
“土鸭养殖已成为庙宇和恩施两地共同的农产业。”庙宇镇镇长谭奎林说,现阶段两地农户一般集中在赶场天买卖鸭蛋、皮蛋、老鸭子,但赶集习俗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修建边贸集镇就是为了引导农民走市场交易的路线。
“湖北造”在这里很吃香
庙宇镇镇政府附近有一家“惠近邻”超市,老板是湖北建始人曾传华。“惠近邻”最大的特点就是货架上摆放的物品大多是“湖北造”。
“这种湖北窝窝头是超市的明星产品,一袋四个窝窝头才一块五。现在我家早饭不吃包子馒头,改吃湖北窝窝头了。”庙宇镇居民商辉说。
十年前,在温州打工的曾传华靠承包工地赚了点钱。两年前,听说巫山的庙宇镇正在修建边贸集市,当时温州生意不好,夫妻俩便来到庙宇开起了超市。
每月初,曾传华会开车去湖北宜昌进货——湖北的东西比巫山便宜。因为进价低,商品的卖价也相对便宜了不少,习惯了在农贸市场买东西的居民现在都爱去超市买“便宜货”了。“我们一年的销售额在60万元左右,初期投资了200多万,现已基本回本。”曾传华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庙宇镇作为连通湖北建始,巫山大溪码头和奉节的骆马大道上唯一的中转站,两省三县的贸易已成气候。现在,庙宇镇是巫山县仅存的保留有赶集习惯的两个乡镇之一,每到逢场天,进场交易人数可达2万人。
除300余户本地经营户外,庙宇云集了来自四川、湖北等地的100多家外地商户,其中至少有10%的经营主体是建始人,主要从事粮油、日用品、木材等买卖,每户日均营业额为3000多元。
生意人瞄准“边贸商机”
49岁的苏克纯是庙宇人,但大半辈子都在庙宇建始两地奔波。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一半是庙宇人,一半是建始人。
10多年前,他到建始经营小型煤矿厂,发现当地木材批发价比巫山便宜三分之一,卖木材比当煤老板更有赚头,便关闭了煤矿厂,回到庙宇做起了木材买卖。生意好做时,他一个月要从建始进80立方的木材,主要在庙宇和巫山县城销售,每立方木材的利润在30元左右,一个月至少可赚2000多元。可是,从去年开始,木材批发价越来越高,木材的销量又有所下降,靠吃差价赚不了钱,苏克纯的木材生意陷入低谷。
两次生意失败后,苏克纯一度很迷茫,而庙宇边贸集镇让他有了新希望。他说:“这次我打算在庙宇办一家红砖厂。边贸集镇搞起来后,临近的客商会来庙宇做买卖,可以带动庙宇的房地产,红砖应该有市场。”
去年,庙宇镇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一个可容纳4000人的边贸集市,集市周围修了宽近10米的水泥路,可容纳四辆汽车并列行驶。明年,连接场镇主干道的所有公路还有望硬化,集市也将标准化管理。
主办: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巫山报社
地址: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宣传文化中心四楼 邮政编码:404700 电话:023-57688950 邮箱: wsw5353@163.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