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巫山:农闲时期当“裁缝” 多一门技能多一门收入
李能碧在服装厂上班。卢先庆摄
(特约通讯员 卢先庆)“我才来20多天,工资应该有1400多元。”日前,在巫山县职教工业园区一服装厂内,李能碧正在缝纫机前埋头加工手中的衣料:“是计件工资,每天差不多挣70元。”
李能碧30多岁,是两坪乡朝元村2组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今年秋收结束后,她忙完了家中的农活,便与同村的其他几名妇女来到了企业,成了一名定时定点上班的“裁缝”。
与李能碧一样,家住曲尺乡伍柏村的姚元菊却是一名老工人。从去年开始,她就在每年的农闲时节来上班,现在每月能挣2000多元。
“一年农忙的时间大概只有4个月,其余8个月都在上班。”姚元菊告诉笔者,她家大部分田全种上了柑橘和李子等水果,只剩下2亩左右的自留地。每年只需要忙完春种、秋收就行了。“农闲时就在县城的企业上班,不仅能挣钱,又能随时照顾家庭,一年收入也不比出门打工差。”
“我们企业,主要以解决巫山的移民和农村留守的妇女就业为主。”该服装厂负责人称,为了错开农忙和农闲的时期,他们企业在接受定单时,也主要集中在农闲期。
县职教工业园区主任江伟介绍,该县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对农村富裕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技能。同时,还帮助联系工业园区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引导企业把定单签到农闲期。“每年,大约能解决100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此举既能让农村留守的妇女创收,又不误农忙季节的农事,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