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巫山网>> 媒体广场 >> 正文

庙党更走俏

2013年09月09日 09:45:22

    原标题:庙党更走俏

    巫山自古以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素有“三峡最美是巫山,党参最好是庙党”之说。上世纪50年代被列为“国家中药材基地”,巫山庙党、天麻、“三木”(即厚朴、黄柏、杜仲三种木本药材)被国家列为名贵药材。

    可惜的是,巫山中药材一直处于散户种植生产、小商小贩经营的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缺乏技术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经济效益甚微。

    规模种植

    近几年,巫山县扶贫办深入全县适宜种植中药材的乡镇进行广泛调研后,完善了中药材发展管理办法,出台了发展中药材扶持奖励办法。

    该办法突出区域特色,以红椿、笃坪、官渡等乡镇为重点,发展庙党、天麻产业5万亩;以三溪、竹贤、骡坪等乡镇试点为基础,向周边乡镇及村社延伸,发展“三木”中药材产业10万亩。

    红椿土家族乡红椿村的李华勋,今年已70多岁了,堪称是种植庙党的“老把式”。每年,他都种植有四五亩地。

    “我们这海拔1400多米的地方,主要就是靠种植药材创收。”李华勋说,他每年卖药材的收入大概都在三四万元左右。因为种植药材,他的土坯房改建成了二层楼的砖混房,液晶电视、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漂亮的儿媳妇也娶进了门。“如果不是种药材富了,哪会有女儿往这深山里走啊。”李华勋感慨。

    据了解,仅该乡的大坪、红椿等村,今年种植庙党达5000亩,产值在一个亿左右。

    品牌增值

    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巫山也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巫山庙党”这一金字招牌。

    2010年,“巫山庙党”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价格也呈现一路攀升的局势:2009年每公斤15元,2011年每公斤45元,2012年更是上升至历史最高价位,每公斤超过90元,品牌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中药材产业是加快巫山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支柱产业。”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表示,巫山将通过5年的努力,把全县的中药材面积发展到15万亩,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本栏文/图 特约通讯员 王忠虎

    责编 邱 春 贺 靖 美编 张 辉

    药农在庙党地理除草。

    庙党好在哪里?

    庙党属川党参,亦名单枝党,产于巫山县庙宇镇的深山丛林之中,故得此名。

    庙党皮细肉白、参气浓烈、肉实批软、味香醇厚、嚼之化渣。它具有补气益血、润肺生津、壮元阳、利心肾等功能,《中国药典(95年版)》记载:“党参味甘、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

    其食用方法是取5-15克与鸡、鱼、鸽、猪蹄等炖蒸均可,也可和开水浸泡饮用。

    近几年,巫山通过科技培植,个大、酥脆、汁丰、味甜的“巫山脆李”在该县长江沿线多个乡镇蓬勃发展起来,产品远销重庆主城和四川、贵州、湖北等多个省市,让不少果农迅速发家致富。曲尺乡朝阳村的陈晓梅就是其中之一。“我一个人在家侍弄400多棵李子树,今年光卖李子就找了3万多元钱。”陈晓梅笑得很甜。

    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新栽植李子树和嫁接更新老品种,巫山李子的品质大幅提高,再加上打通了销售渠道,这些年“巫山脆李”的收购价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优质李子最高8-10元/公斤,最低只有1块钱左右。今年,收购价最高达到过30元/公斤,大多数的李子价格保持在7-10元/公斤。

    “在巫山,把果树培养成摇钱树的绝非陈晓梅一个人。”该负责人介绍说,曲尺乡今年仅脆李一项产量达到6000吨,产值超过6000万元;大溪乡已发展脆李3000亩,近2000亩进入挂果期;巫峡镇李子发展到3000余亩。

    “眼下,‘巫山脆李’的牌子已经打响,果农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得到了加强,增收的效益会更加明显。” 通讯员 梁长一

    黑山羊“黑”好卖

    “走,到铜鼓镇张家建的羊场吃烤全羊去。”每到周末,不少巫山县城的朋友都会相邀同行。

    张家建的羊场在巫山几乎算得上是家喻户晓。“我的羊场是2006年建起来的,是巫山第一家黑山羊养殖基地。”上周末,张家建向笔者介绍了他养殖黑山羊的经验。

    张家建说,养殖场实行“公司+科研+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首先在铜鼓镇建设大型黑山羊保种场,又将农牧种植、牲畜养殖,农牧产品开发、出口、加工、销售集于一体。为了保证羊的品质,他聘请了市畜科副院长黄勇富博士、市畜科院草食动物研究所张健博士为技术顾问。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2007年3月羊场就顺利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同年7月,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此外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一系列认证,成功拥有了自营外贸出口权。其黑山羊在当地及周边的奉节、湖北建始等地,常常供不应求,很多人在市场里没买到肉,专门利用双休日到羊场一饱口福。

    “在张家建的带动下,县里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开始大力发展山羊特色养殖,特别是黑山羊的养殖。”县农委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全县已在铜鼓、官渡、庙宇等乡镇建成了240个养殖基地,饲养量达17万只以上,还被市外经贸委列为标准化出口山羊及山羊肉基地。县黑山羊养殖协会申请注册了“巫山黑山羊”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在香港和俄罗斯注册了“小黑羊”商标,把巫山黑山羊卖到了国外,协会会员每年轻松实现增收4万元。

    通讯员 向永蓉

    放养的黑山羊。 特约通讯员 王忠虎 摄

 

[责任编辑: 陶举聪]

主办: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巫山报社

地址: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宣传文化中心四楼      邮政编码:404700      电话:023-57688950      邮箱: wsw5353@163.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