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时下,走进巫山县乡镇魔芋基地,田间魔芋长势十分喜人,处处呈现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魔芋在巫山的种植历史相当悠久,但软腐病等病害让不少种植户“谈魔色变”,对魔芋敬而远之。
“巫山魔芋根本不愁销。”县供销社副主任谭克胜是中国园艺学会与魔芋协会会员,他表示,就两翼区县的魔芋产业来说,有一定种植和加工规模的目前还只有巫山,随着其美容、保健等用途逐渐被开发,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近年来该县不断使出“魔法”,争取让魔芋成为农户的又一增收产业。
盯紧软腐病
县供销社主任蔡巍介绍说,软腐病确实是魔芋栽培的最大威胁,属于世界性病害,在魔芋的全部器官均可发病,连贮藏期都可能发病,严重的植株直接倒伏死亡。
“针对软腐病,我们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招数。”他说,技术人员通过调研发现,只要种芋保管好了,软腐病就会大幅减少。所以,他们指导部分专业合作社修建炕房、利用闲置的烤烟房,进行集中保管。去年,竹贤乡申良、笃坪狮岭魔芋专业社,采取集中修建炕房保管的方式,让10多万斤种芋安然过冬。
魔芋种到田间后,部分农户利用干草、稻草、落叶等将土表覆盖,发现病株便立即摘除,并即时用生石灰踏实株窝。
蔡巍告诉笔者,今年该县种植商品芋约3万亩,成活率达90%以上,每亩预计产鲜魔芋5000斤,每斤按两元计算,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全县魔芋产值有望达3亿元。
突破三瓶颈
一直以来,巫山的魔芋发展存在种源缺少、投入大、病害防治难三大难题。
“种源缺少,本来可从外地购买,但运魔芋比运鸡蛋还要小心。”蔡巍说,运输过程中即使一点皮都没磕破,但只要损害了内部组织,表面完好的种芋种到田里后,发病率也很高。因此,加上昂贵的运费后,一亩魔芋的种源成本达到1500至2000元,农户难以承受。
2010年,在县供销社的指导下,新合农业开发公司组织了58万多斤种源发放到官阳、骡坪、红椿、庙宇等11个乡镇的近500户农户手中,发展繁供示范基地1000余亩。“农户按合同培植1亩魔芋种源、上交种芋800斤后,就可领到每亩2000元补贴款。”他说,回收的种芋又由新合公司统一调剂,滚动发展新的种植户。
通过几年来的基地建设,目前该县的种芋达到2000亩,已基本满足了种植需求。他算了算账,前几年,该县每年从县外调种40万斤左右,长途运输加上损耗,每斤成本高达7.5元左右。去年,每斤的成本只有3.5元。
下一步,该县将依托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开发魔芋系列产品,争取实现年加工鲜芋5000吨、芋角2000吨、精粉500吨、酒洗纯化微粉200吨、魔芋冲剂1万盒,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并将“神女峰”牌魔芋产品打造成为重庆著名品牌。 通讯员 刘朝明
晚熟柑橘 低山“黄金果”
又是一年橘红时。
“虽然我的纽荷尔柑橘还没成熟,但已经有湖北武汉、重庆主城区的客户来预订了。”日前,在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农家乐老板陈正兴在忙完了生态观光旅游的生意后,又开始忙起柑橘销售的事来。
据了解,巫山冬季无冻害,具有日照、积温与小气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适宜种植晚熟柑橘的地区之一。自2008年开始,该县逐渐淘汰退化的红橘品种,引进“默科特”杂柑、“鲍威尔”脐橙、“切斯勒特”脐橙等3个晚熟品种试种,均表现出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等特点。
“我们在海拔500米以下低山带发展柑橘产业,500至800米的中山发展小水果产业,800米以上种烤烟。”该乡负责人介绍说,一亩地能种40株纽荷尔晚熟柑橘,一株产50多公斤,亩产值4000多元。“在低山地区,每户只要种植3亩柑橘,一年就能收入1万多元。”
“我们联合县科协,组成科技特派分队,深入各柑橘乡镇,集中进行栽培技术的培训。”该县农委主任梁裕壮介绍说,今年,全县共有5万亩柑橘开始挂果,产量3.4万吨,多数为优质纽荷尔,产值达1.2亿元。
文/图 特约通讯员 卢先庆
责编 邱 春 贺 靖 美编 周 宇
晚熟柑橘错季上市。优质菜豆 豆荚都卖钱
“我种了大半辈子的豌豆,这么密、这么大的豌豆角还真没见过呢。”近日,巫山县两坪乡龙洞村一社农民陈词应望着即将收获的新品种“长寿仁”豌豆,连声称赞,引得邻居袁绪安也跑过来看稀奇。
他介绍说,2011年,他试种了4分地的“长寿仁”豌豆,收入700多元,比以前的老品种增加了400多元。去年他种植了两亩,受了点干旱的影响,收入4000多元。“这个品种既可采收青荚,也能食用青豆,很受市场欢迎。”他说。
“蚕豆、豌豆是巫山县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都在8.5万亩左右。其中,菜用豆占70%。”巫山县农委蔬菜站站长胡斯刚介绍说,为了提高效益,他们专门引进了这种“长寿仁”豌豆,“它属硬荚甜豆,抗病性强,而且高产,单株结荚20个左右,亩产青豌豆可达2400斤,出粒率达50%左右。”他说,经过试种,他们发现这个品种很适合在巫山的壤土或砂壤土里种植,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以上,与老品种相比,产量至少翻了一番。
接下来,该县准备将“长寿仁”豌豆的种植面积发展到两万亩以上,并充分利用桑园、林间空闲带、未成林果园、退耕还林地,发展林下种豆,力争打造全市最大的优质菜用豆种植和供给基地。
特约通讯员 王忠虎
主办: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巫山报社
地址: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宣传文化中心四楼 邮政编码:404700 电话:023-57688950 邮箱: wsw5353@163.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