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5月21日电(陈玉梅)百合是一种集观赏、药用与食用为一体的传统经济作物。 刚刚从土里刨出来的百合球状鳞茎,就像一块块的小土疙瘩。然而,就是这毫不起眼的土疙瘩,在巫山县庙宇镇百合种植户李红军的眼里,却是自己和其他百合种植户不折不扣的“金娃娃”!
5月20日一大早,笔者跟随李红军来到他的百合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百合绿满大地,村民们正背着喷雾器施药防虫。
在新城村2社村民张启洪的百合地里,他正忙着给长势良好的百合预防病虫害,看着长势良好的一株株百合,他脸上洋溢着喜悦:“我今年才开始跟着李红军种百合,种了1亩多地,预计要产百合2000多斤,按去年的行情每斤按均价10元出售,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开支近万元,净赚10000块钱不成问题,种水稻才1000多块钱,种百合划算的多。”稍停片刻,张启洪又补充道:“除了种百合能挣钱,李红军还聘请我帮他的基地搞管理,一年也能挣个上万块,两项加起来我在家门口就能挣两万多!”
试种百合 纯属巧合
“谈起种百合,我纯粹是机缘巧合。2010年10月,我到红椿乡去办事,当时恰巧碰到湖北省鑫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总王琼到这边来推销百合种子,听她介绍百合如何能赚钱,如何好管理,我就动了心,打算弄些种子来试试。”李红军谈起自己当年第一次种百合仍记忆犹新。据他介绍,当时一亩地要400多斤种子,而种子要5元/斤,五亩地就要10000元钱的种子费。自己刚退伍回来,根本没钱,于是他找到了王琼,王琼知道李红军是诚心想试种,于是决定和他合作,由王琼免费提供种子,等百合收成了再五五分账。看着一向稳重的李红军种上了百合,还有人免费提供种子,有几个亲戚和邻居也动了心,也弄了点试试,你一亩地,我几分地,到最后连李红军一起竟有13户农户合起种了25亩地,当时王琼带的10000斤百合种子都落到了种植户手中。
初尝甜头 念活“致富经”
百合种子到手了,11月份就要整地播种了,对没有经验的李红军在内的13户种植户而言,又是一大难题。 “到湖北鑫山公司去请个种植百合的技术人员来给我们讲一下,你们觉得怎样?”李红军把13个百合种植户邀约到一起商量,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经过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李红军等人初步掌握了百合的种植技术,便甩开膀子种起了百合。
“好多人都说我胆子大,不种农作物是在不务正业,我心里还是有些底的,早就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百合喜光耐旱、对水肥要求不高,适宜海拔400—2000米的地区种植,红椿乡和庙宇镇不都在这个海拔范围吗?再加上种了百合可以销售给鑫山公司,收购价格都谈好了,鲜百合11元/斤,只要没有大的气候灾害和病虫害,肯定是稳赚不赔。”李红军对笔者说道,事实证明,他看准了。除去种子、人工费、肥料等开支,当年李红军一亩地就净赚4000多元,其他种植户有的上了5000元,最差的也能赚个3500多元,比种其他农作物都强。李红军终于松了口气,虽然离预期的一亩地净赚10000元有一定的距离,但自己的选择没错,种植户都尝到了甜头,这本“致富经”开始活了。
扩大规模 发展“绿色银行”
种植百合的成功,不仅让李红军等13个种植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他的带动下,巫山县红椿乡、庙宇镇等乡镇都掀起了百合种植的热潮。2011年,就有70多户农民找上了李红军,要他带着大家种百合,面积也发展到了120多亩,李红军自己则租用了15亩地专种百合。
“虽然大家都觉得种百合能赚钱,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我心里明白,仅依靠去年的那种模式肯定不行,于是我成立了强龙百合专业合作社。”李红军说,去年亩产没达到自己的预期除了欠缺技术,再就是种子不太好。于是我找到以种植百合闻名的湖南省龙山县购买了那里的“卷丹百合”种子,并与上海江桥、江阳批发市场签订了百合收购合同。这一年下来,虽受阴雨天气影响,每亩百合的纯收入也提高到了7000多元,有的达10000元,近100万元的纯利润揣进了种植户的腰包。
“去年,我私人出钱带着15个种植户到到龙山县考察了当地的百合种植,大家回来都决定大干一番。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农户参与了百合的种植,土地面积也发展到了300多亩。我们合作社还与湖南农科院签订了技术指导合同,专门对农户种植百合进行技术指导,专家从播种前就已来过5、6次了。现在百合长势良好,预计今年可进咱们腰包300多万。”李红军对自己的这个“绿色银行”很有信心。今年预期效果好的话,我们还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将百合的种植面积发展到500亩以上,带动周围更多的老百姓增收。
主办: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巫山报社
地址: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宣传文化中心四楼 邮政编码:404700 电话:023-57688950 邮箱: wsw5353@163.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