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文:巫山:水产品市场“两头热”
(通讯员 陈达平)近段时间受禽流感影响,以鸡为主的禽产品市场跌入低谷。有“低”自然就有“高”,笔者近日在城区走访发现,之前与禽产品平分秋色的水产品则显得异常活跃。
“鱼好卖得很,不但价格起来了,普遍涨了10%左右,还卖出了一些新道道。”采访中,神女农贸市场一鱼贩不无得意地说。
他说的新道道,其实就是市民到捕捞地“现场直播”买鱼和鱼贩把鱼挑到家门口“送货上门”叫卖而出现的“两头热”。
乐于休闲 市民赴现场“抓活鱼”
在城郊,跟着渔船体验捕捞生活,将捕捉到的鱼趁“鲜”买下,成为乐于休闲的市民的一大爱好。
“近段时间都有点谈‘鸡’色变,正好多吃鱼了。”4月21日,正在一艘打渔船上跟班作业“守株待兔”的市民龚大姐说,趁周末闲着没事,她邀约了一群好友索性找到捕鱼人一起到长江现场捕捞,现捕现买。既耍安逸了,又还有鱼吃,两全其美。
“今天运气不错,上船没多久就捕到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其中一条大的起码有3斤多重。”说完,龚大姐顺手抓起网兜秀她的“战利品”,笑得一脸稀烂。
善抓商机 鱼贩“担担鱼” 送上门
在城区,见近段时间吃鱼的多了起来,一些鱼贩更是别出心裁兴起了平时少见的“担担鱼”。
“买鱼哟,活鲜鲜的。需要破的帮忙破,破鱼不收钱。”在祥云路,一鱼贩挑着两只红色塑料桶沿街叫卖。
“歇到起,我正要到市场买鱼你就送上门来了。”一位大妈大声叫住了鱼贩。
“您是要鱼还是要牛蛙?都是20块钱一斤。”鱼贩炫耀地接过话茬说:“晓得孃孃您们现在都喜欢买鱼吃,我们就挑上门来了,服务周到哈。”
这位鱼贩说,以往他们很少挑起鱼到处“转”着卖,因为买鱼的不是很多,往往大半天“转”不完一桶鱼。这段时间市场上买鱼的人成堆,他们才“发现”商机,挑着鱼桶沿街叫卖。
“现在这一桶鱼一桶牛蛙大约50斤吧,不到半天就卖完了。”鱼贩说,这叫“轻松加愉快”,而且还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