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山网首页 投稿邮箱:wsw5353@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巫山网>> 媒体广场 >> 正文

【重庆日报农村版】我们要成为基地中的基地!

2013年04月23日 14:58:34

点击查看原文:“我们要成为基地中的基地!”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日前,在巫山县铜鼓镇双庙村,村民们正在忙着耙田、赶水、育秧,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今年我们村大部分种植的是香米。”该村支书余世虎告诉笔者,现在只要做好耙田、赶水、育秧三个步骤,就能基本保证水稻秋天丰收。

    千亩香米

    铜鼓镇是巫山县种植水稻的传统大镇,其中双庙村产出的大米因香、糯、口感好还曾作为贡米上贡,进而远近闻名。

    但原有品种虽然质量好,但产量极低,难以推广种植,后虽经技术改良,但质量和产量仍不理想。

    从2008年开始,该村在县科协和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引进香米,在本地进行试种。经过多次对比,最终选定了“香优62”。

    “‘香优62’产量较高,亩产能达到450公斤。”余世虎说,该村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富含硒、镁等微量元素,近年香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推广,达到1000多亩。

    无公害种植

    “为了提高香米的质量,我们把传统种植模式改为无公害种植。”他介绍说,除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外,他们主要选择在无残留农药污染和有灌溉水源的稻田里种植。同时,广施有机肥、绿肥,确保种植出来的香米绿色环保。

    他说,其中每一项都涉及很多技术活在里面,必须按照无公害的种植技术来操作。“当前主要是整地、赶水、育苗,4月下旬才开始插秧。”

    捆绑模式

    “我们村的目标是成为铜鼓镇万亩生态香米基地中的基地。”余世虎说,为此,村里组织200户种植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在县城设立了几个销售点,采取产销结合的“捆绑式”发展模式。

    去年,该村种植的1000亩香米平均亩产400多公斤,销售价格为每公斤5.6元,村民实现收入220万余元。

    余世虎表示,今年的目标不仅是把稻谷种好,实现丰收,还要进一步做好市场销售,扩大品牌效应,争取走出巫山。

    文 特约通讯员 卢先庆 图 通讯员 向君玲

    村民们在耙田,为种水稻做准备。

[责任编辑: 陶举聪]

主办: 中共巫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巫山报社

地址: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宣传文化中心四楼      邮政编码:404700      电话:023-57688950      邮箱: wsw5353@163.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本网站版权所有:巫山报社

建议使用IE8.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