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文:巫山:宴设三席酒杯举起 葡萄怎么种大家议

图为柳池村村民在管护葡萄树苗。通讯员 卢先庆 摄
正月初十,柳池村支书、主任邀村民共商产业发展
(特约通讯员 卢先庆 文/图)2月19日,正月初十,巫山县铜鼓镇柳池村,支书梁宏斌在家中设宴三席,盛情款待应邀前来的村民代表20余人。
“今天我私人掏钱,大家吃好、喝好!”酒杯端起,梁宏斌直奔主题:“去年我们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仅此一项收入就是600多万元。今年怎么搞?还有啥问题?大家只管说!”
问题一:谁来帮助老人发展
“我先来说几句。”年龄最大的熊昌益第一个提出了意见:这两年,村里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葡萄、草莓发展起来了,我们这些老年人怎么办?
熊昌益今年70岁,子女分家立户,老俩口靠种2亩水稻过日子。
“这是个问题。我们的想法是有钱大家挣,葡萄一起种。”梁宏斌赶紧作答,“年前我们就考虑到了,今年全村准备增加500亩的葡萄种植面积,专门帮助老人们发展产业。”
他表示,村两委已经议定,今年在全村推行“一对一”帮扶制:凡种植葡萄10亩以上的大户,至少要帮助一户老人发展葡萄1亩以上。
“好啊!”熊昌益高兴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才满意地坐下。
问题二:成本如何降低
“1亩地可栽葡萄600株,成本大致包括苗木购买费4000元、立杆2000元,此外还有肥料800元,算下来亩投入接近7000元。”
听邻座的葡萄种植户这么一说,本来有心今年跟着种葡萄的崔家春吓了一跳。
村委会主任谭发刚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问题村支两委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了。考虑到多半人会有资金问题,我们前几天已促成苗木公司同意大家先只付30%款项,其余在大家挣到钱后再给。”
“葡萄亩产量通常有3000多斤,按批发价3.5元/斤计算,亩收入超过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此外,种葡萄是一次性投入,栽种后若是管理得好可连续采果10多年。”谭明刚娓娓道来。
听他一席话说完,崔家春等村民大大松了一口气,当即表示,今年“铁定种葡萄”。
问题三:销售能否保障
见大家争先恐后提问,这时,种植大户余茂林和王开美也忍不住说话了:“种植面积大了产量就高,但葡萄是时令水果,销售跟不上的话很容易就烂了。这怎么办?
余茂林、王开美是该村最早发展葡萄的人,分别种植了100亩和80亩葡萄。去年,已有50%的苗木挂果,今年进入盛产期,产量将达到50多万斤。
“村两委考虑成立一个葡萄专业合作社,发挥协调作用,帮大家抱团闯市场。”梁宏斌再次举起酒杯,感谢葡萄种植大户对产业发展的带动。
“村里还决定,筹集资金建一个容量1万吨的小型冷库,彻底解决你所说的葡萄储存问题,好不好?”梁宏斌笑着问道。
话音未落,大家不约而同说一声“好”,纷纷举杯。
见大家群情激昂,此次宴会惟一的特邀嘉宾跟着举杯站了起来:“好!我只有一句话:全力支持你们!”
这位嘉宾不是别人,正是该镇党委书记彭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