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文:巫山东岗村:党员干部带领农民发展水果产业

东岗5社柑橘红
人民网重庆视窗1月7日电 (通讯员 唐探峰)“在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柑橘面积发展到1600亩,其中800亩纽荷尔进入盛产期,2012年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量5000斤,亩产值12500元,总产值达1000万元。加上桃、李等水果收入1000万元,全村户均收入5万元。水果真正成了移民、农民奔小康的‘摇钱树’。”日前,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东岗村村委会主任、镇人大代表代光明高兴地对笔者说。
东岗村位于巫峡东口上游长江南岸,系原东岗、将军两村合并而成,是移民村,现全村390户1359人。该村地势、土质、气候有种植水果的条件,村民有种植水果的习惯,但过去只是部分农户零星种植,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前几年,国家在三峡库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县林业局和巫峡镇在该村落实退耕还林和移民“逐步能致富”的政策,干部和人大代表组织农户在坡耕地上规模化、规范化栽植柑、橘、桃、李等1000多亩。在林业部门指导下,对原有的老品种实行嫁接改良,系纽荷尔柑子、大江泡桔子、甜脆李、白花桃,实现了良种化,提高了水果品质。近年,水果年亩产值达1万元左右,增加了农户收入。移民、农民尝到了发展水果的甜头,将水果当作拳头产业来抓,村官和代表带头,又新发展了纽荷尔柑子800余亩和部分桃李,有些开始挂果。
巫峡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将发展水果增加农民收入当作重头戏来演。2012年春以来,镇领导多次到东岗村视察、调研、督导工作,力促水果、蔬菜产业发展,要求加强对水果的科学管理。驻村干部、调研员(原乡镇人大主席)聂宗余和村支书黄在明、村主任代光明等村官,组织果农为水果施肥、修枝和喷药防治病虫害,像爱宝似的加强了精细管护,使果树生长良好,结的果子个大、汁多、味甜,夺取了水果大丰收。
2012年秋,镇领导、村官和县、镇人大代表,针对该村有的社区无公路而水果难运销的实际困难,积极“牵线搭桥”,在县扶贫办的资助下,通过组织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修路占地和投工等实际问题,组织村民投劳兴修公路。经过2个月的艰苦奋斗,在1、3社建成5米宽的村社路6.5公里,95%以上的农户公路通到院坝,全村形成了水、陆交通“双龙齐骋”,解决了销售水果运输难的问题。
据悉,水果市场行情好。2012年东岗村销售桃李等小水果1000万元早已装入果农钱袋子。目前,纽荷尔柑子市场销售每公斤5元至6元,该村已销售60%,已收入600余万元,村民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