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地方经济稳增长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巫山一大批如水泥厂、磷肥厂、丝绸厂、卷烟厂等工业企业,是巫山发展的主力军和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探索出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生态工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
如今,发展生态工业这条路该如何继续走下去?1月6日,记者就县经济信息委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加快重塑我县生态工业,专访了县经济信息委主任李开雄。
李开雄表示
在发展生态工业目标定位上,县委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紧紧围绕 “2+2+X”(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清洁能源、绿色建材、其他制造业)的制造业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步伐,充分展示巫山工业辨识度。到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5%,工业投资增速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
邓家华能风电场。魏明尧 摄
锚定这些目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跑出发展加速度——
抓统筹调度,优存量。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的监测,动态调整拟升规企业库,抓实“一对一”帮扶联系机制,定期走访企业和召开调度会,精准掌握企业运行态势,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实现亿隆科技有限公司、海之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李遇就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升规入统,促进全县生态工业突破性发展。

红椿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抓招商引资,促增量。继续围绕“2+2+X”的食品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绿色建材等重点产业方向,建立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制定《工业投资指南》,按照全县组建的招商分局,开展协同招商、驻点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并抓住国内外企业生产布局调整窗口期,新招商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夯实工业发展后劲。

巫山县职教工贸园区3.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陈久玲 摄
抓项目提速,扩总量。加快建成投用垃圾焚烧发电、蓝绿矿业、触摸屏液晶模组及智能终端设备生产、电子元器件生产等项目;全力推进24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大风口风电、华润二期技改扩容、三溪绿色矿山、冻干全产业链、烤鱼预制菜、超越世家鞋服生产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抽水蓄能项目建设。
抓技术创新,提质量。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现有企业基础上挖掘潜力,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抓营商环境,活变量。在全面落实提振工业经济运行“26条”、促进工业稳增长“39条”等政策措施落地的基础上,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用水、用电、用气、用讯营商环境,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提升服务质效。
记者 曾露